《一出好戏》 —— 符号与隐喻
前不久看了一部还不错的国产电影《一出好戏》,这是演员黄渤作为导演的处女作。该片豆瓣评分 7.3 分,我个人认为还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大量的符号与隐喻。说到这些元素,我觉得近一两年对其应用得最彻底的电影有三部:《逃出绝命镇》(Get Out), 《母亲!》(Mother!) 和《一出好戏》。今天就选出一些场景进行比较和说明。
《逃出绝命镇》讲述的是一个现代版的白人畜奴,白人对黑人的暴力犯罪故事。 背景虽然设定在当代,甚至是未来(里面的换脑科技应该是未来的),但是全片都给人营造了一种美国南北战争之前畜奴时期的氛围。
电影的第一幕就是一个驾驶白色小轿车的白人,暴力袭击一名黑人。这名白人袭击者头上面具的形状就强烈暗示着 3K 党。这辆车和面具在电影最后也再次出现,呼应了开头,并解答了关于这两个人身份的悬念。观众可以清楚的看到面具的样子。
接下来导演通过男主的几幅摄影作品引出了黑人男主角 Chris。
对摄影作品的理解见仁见智,但是这几幅作品无疑强烈的传递着:黑人、棉花种植、生殖繁衍,以及最后一幅中向往自由的信息。
之后男主和女主开车来到了女主的家。女主的父母拥有一大片庄园,庄园里黑人在为他们服务。
这里通过两个很简洁的取景,就用现代的景观营造出了历史上美国南方种植园的风光,隐喻着畜奴时代。黑人家仆打理草坪的构图是我认为本片最明显和最强烈的符号之一。
接着是黑人形象的塑造,片中除男主以外的黑人,不是戴着帽子,就是戴着假发,暗示了换脑。
接下来导演对于女主妈妈的刻画则运用了下面一组符号:
以及更明显的:
我们知道,茶叶、茶匙和陶瓷这些符号在历史上的美国南方象征了富有和保守。
之后是很经典的拍卖场景。
这里导演以黑人男主照片的方式,再现了历史上的奴隶贸易。
接下来又出现了影片的一个线索:棉花。它象征了美国南方种植园里的棉花种植。在这里棉花也推进了情节,男主用座椅上的棉花堵住耳朵,避免了被催眠。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重要的线索就是鹿。开头男女主角开车撞死了一头鹿,女主的父亲得知之后说他最讨厌鹿,它们大量繁殖,侵占了这里的一切,破坏了生态系统,他想杀死所有的鹿。有人认为鹿在影片中代表了黑人,因为雄鹿的英文是『Buck』,而『Black Buck』又是对黑人的蔑称。联想之前摄影作品里的怀孕黑人,和最后女主的老爸被男主用鹿角给刺死的情节,我认为这是合理的推断。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电影有两个结尾,最终没有播出的备选结尾要黑暗得多。在备选结尾里,男主(黑人)掐死了女主(白人),此时开着警车来的不是男主的朋友,而是两名白人男性警察。可以想象,两名白人警察看到这一幕之后,会发生什么。
《一出好戏》同样有着大量的符号和隐喻。电影通过一个典型的荒岛求生设定,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讲述了一撮流落到荒岛的人重建『微缩型』人类明文的故事。小王,张总和马进为首的团体前后分别代表了渔猎采摘的时代——山洞中钻木取火、商业贸易的时代—— 废船中使用扑克牌作为货币,以及工业时代——小兴让船通电。这是本片全局性的象征。
而一行人乘坐的巴士,则明显隐喻了诺亚方舟。
本片还有一个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蜥蜴。
个人认为,导演对于蜥蜴的定位就是观众,就是旁观者,让我们透过蜥蜴的眼睛来观赏这『一出好戏』。同时,蜥蜴眼睛的成像与人类不同,有畸变(比如后半部分蜥蜴看到跳舞的人是畸形的),导演借此增加了影片荒诞的元素和戏剧性。
张总用船上的两副扑克牌『发行货币』,象征着贸易的到来。当然,其实张总手里还有更多的扑克牌,留着以后收取铸币税。
在两拨势力一番打斗,惨不忍睹之后,马进以耶稣的形象登场,拯救了大家,给了大家希望。一个大仰拍配上强烈的灯光,暗示了马进的上帝身份,自此影片进入了一个新的章节,岛上的人们用上了电。
这个镜头跟《Mother!》里的『上帝构图』如出一辙:
下图马进给大家分方便面的一幕也象征了耶稣用饼和鱼给五千人吃饱(圣经中的故事)。
马进成为救世主之后的几幕戏非常欢快和美好,我认为这里的取景有意在暗示伊甸园(或者是精神病院?)。岛民自此进入极乐世界,每天欢声笑语,物资按需分配。
一番欢乐之后,来到了本片最后的高潮,也是最为明显的一个符号——火炬传递。
黄渤的这部处女作制作还是相当精良的,有非常多的考究,情节也经过精心设计。比如中彩票这个设定,对于合理化人物的动机,推动故事就有很大的帮助。不足的是节奏控制,有些地方感觉太拖沓。有一些表演也显得过于用力,当然,因为影片本身有很强的荒诞属性,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我认为豆瓣 7.3 的评分还是合理的。
没有时间写我感到最惊喜的一部影片了。Mother!,这部讲述整个圣经的电影全都是符号与隐喻,分析起来会很长。电影拍的很有特点:手持镜头,仅用三种角度拍摄,以及非常简单的调色处理,给人感觉就是用 DV 拍出来的。我认为这是一部很有想象力的电影,评分有点低估。导演之前拍过《黑天鹅》,实力是毋庸置疑的。
最后吐槽一下爱骂人的冯小刚,一个人设已经崩塌且没有什么才华的电影导演。好的电影会运用最合适的镜头语言给观众讲故事,传递导演想要传递的信息。比较劣质的电影则往往采取一些简单廉价的方式来讲故事,如广播剧式的独白。最近的一个例子就是《芳华》。以有些观众不喜欢,无法感动是因为没有经历过那样的时代为借口是可笑的。如果观众都需要去经历一遍那还要导演来干嘛呢?大部分人也没有经历过二战大屠杀,但是《辛德勒的名单》一样感人肺腑。大部分人都没有经历过冷战时期的东欧,但是《窃听风暴》依然能引起我们对人性的共鸣。跟《芳华》很像的一部电影是姜文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感兴趣的人可以对比着看为什么拍了几十年电影的冯小刚依然远逊于当时还没拍过电影的姜文。从《潘金莲》到《芳华》,冯导已经证明了自己驾驭不了除都市喜剧之外的任何题材。当然,他的那些都市喜剧也没拍的多好。中国最厉害的导演张艺谋,一部《有话好好说》(姜文主演)就完爆冯导的任何都市喜剧。此后张艺谋就不玩这种题材了。所谓真正厉害的人可以在你最擅长的领域依然做的比你好。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